EN

见所未见| 圆满收官!天智航璀璨亮相2024 COA

2024 - 12 - 10 08 : 00

2024年12月4日-8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六届COA学术大会在江城武汉隆重召开

重逢盛会,天智航携旗下全球首创的天玑全骨科机器人平台 AIO PLUS为国内外骨科同道呈现数智全流程解决方案,为大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新元素,吸引了国内外骨科领域专家、学者及同道的广泛关注。

1739786933632953.png

广泛专业覆盖,深度临床融合


当前,全球骨科机器人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作为三合一模块化平台,是全球首款可在一台设备上实现脊柱、关节、创伤三大领域骨科手术全覆盖的全骨科平台化手术机器人产品,在骨科领域已展现出卓越的应用价值。

作为骨科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依托先进的机器人技术、高精度的导航系统以及智能化的手术规划软件,为骨科手术提供了高精准性与高效性,实现了骨科手术从个性化智能手术方案设计、精准安全可靠便捷的术中执行与评估的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本次年会中吸睛无数,引发众多骨科同道的关注。它能够辅助医生完成依据患者复杂病情的更合适的手术方案设计,精准执行复杂的骨科手术操作,解决手术核心痛点,有效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与治疗效果,为骨科医学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思路与方向。


1739787226107450.jpeg1739787226285213.jpeg

1739787884893424.jpeg1739787926577978.jpeg

1739787944429094.jpeg1739787962681534.jpeg


1739786965820200.png

传递手术经验,精研数智前沿


持续3天的数智骨科V讲堂无疑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专家们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及生动的讲解方式,使每一场分享都深深吸引了众多参会代表驻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周一新教授杨德金教授在三天的演示专场中生动地分享了TiRobot智能骨科机器人平台辅助TKA模型骨实操讲解,从术前规划到切骨操作,完整展示了骨科手术机器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操作流程。同时周一新教授着重介绍了创新工具“GAF智能求解器”在TKA术中假体方案调整的独到优势。使假体方案中的间隙,力线,张力完美统一。用最少的软组织松解达到膝关节屈伸全过程平衡。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丛琳教授进行了TiRobot智能骨科机器人平台辅助脊柱模型骨实操讲解,详细介绍了脊柱手术机器人手术过程中自动辅助规划的高效便利,并通过模型操作展示了可视化工具在脊柱手术中带来的优异的临床效果。

1739787500421633.jpeg1739787506750069.jpeg

1739788106859156.jpeg1739788119332774.jpeg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张国强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邵宏翊教授进行了TiRobot辅助TKA应用的经验分享,他们结合过往临床经验和机器人手术工作特点,深入剖析了手术机器人在临床应用中的难点以及注意事项。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跃教授梳理了天玑机器人的历史发展与展望,让参会代表近距离感受和了解天玑机器人在不同骨科手术中的精准操作和发展历程。他表示,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是在AI辅助下的脊柱、创伤、关节一体机,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相信天玑手术机器人将进一步更新迭代。

1739787613196581.jpeg1739787617845549.jpeg

1739787625270503.jpeg1739787632188527.jpeg


1739787012833467.png

汇智脊柱精技,探索数智发展


12月6日中午,数智脊柱专题会圆满举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坤正教授出席并作开场致辞,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跃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海涌教授共同担任主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丛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何达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跃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1739788227988979.jpeg

周跃教授和海涌教授主持


王坤正教授表示,脊柱技术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每一次突破与创新都极大地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成功率和安全性,未来骨科将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只有通过源源不断的创新,将更多的前沿成果转化成更多的医疗产品和技术手段,实现进一步的革新,应用于临床实践,才能提高疗效,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患者,推动整个社会骨科医疗水平的提升。

1739788262924385.jpeg

王坤正教授致辞


丛琳教授以《可视化工具与机器人的协作在脊柱外科的应用进展》为主题进行精彩的分享,他介绍了传统导航系统的发展和特点,以及目前已有的机器人可视化工具使用特点和临床需要。同时,在详细阐述了机器人辅助可视化系统在手术中的应用后,他表示,天智航自主研发的可视化系统是一种通用型工具,具有实时双追踪和工具注册使用的优势,在起跑线上即可实现精准掌控。

1739788318881001.jpeg

丛琳教授分享


何达教授进行了《天玑机器人脊柱内固定手术人工智能规划与控制系统》的主题演讲。他首先介绍了基于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智能规划技术的研发流程,展示其优异的临床效果,并细致阐述了螺钉智能规划技术的应用前景。基于临床试验结果,他表示,骨科机器人辅助脊柱内固定螺钉智能规划技术经临床验证是安全可行的,且相比于传统手动规划技术,大大提升了智能化水平,大幅节约了手术时间。

1739788358429369.jpeg

何达教授分享


周跃教授就《脊柱机器人的历史演变与未来》为题进行分享,他从机器人的历史和现状入手,系统讲述了脊柱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包括多款椎弓根内固定机器人、椎体成形术和活检机器人、椎板切除术机器人和脊柱外科内窥镜机器人。他进一步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融合发展,未来临床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步”置钉,而是AI辅助下的完整的脊柱外科手术全流程一体化解决方案。

1739788399456187.jpeg

周跃教授分享


1739787057537687.png

深析数智方案,引领诊疗新程


12月7日中午,数智骨科专题会顺利举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坤正教授出席并作开场致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田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郭晓东教授共同担任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周一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佩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王军强教授围绕解析型TKA、生物膝和机器人微创手术技术进行精彩演讲。

1739788470879741.jpeg

郭晓东教授和田华教授主持


王坤正教授表示,当前医疗行业已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骨科医学正从传统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骨科在应用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不足,与理想中的智慧医疗仍有差距,甚至难以预测未来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方向。面对智能化浪潮,他希望,各位骨科同道可以保持谦虚的态度,不断努力学习、推广和培训相关知识,为早日实现骨科智能化贡献力量。

1739788506517369.jpeg

王坤正教授致辞


周一新教授分享了题为《从经验型到解析型TKA:机器人的威力从哪里来?》的演讲。他首先回答了机器人是否可以带来更好的疗效、它颠覆了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等问题,他认为机器人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体验。骨科手术机器人可以引入更多变量,解析更多变量间的关系,形成更多约束,从而实现截然不同的手术,更好地适配软组织平衡,提高手术精准度。

1739788531229596.jpeg

周一新教授分享


杨佩教授以《生物膝:趋势还是时尚?》为题展开演讲,他表示人工髋关节和人工膝关节已经在向生物固定转变,并详细介绍了生物固定膝关节的发展现状。通过展示和剖析关节数据库和生物固定膝关节临床数据,他总结,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关节假体及工具的推陈出新,膝关节骨界面生物固定的使用在增长,生物固定膝关节具有多种优势,且技术日渐成熟,将成为骨科手术的趋势。

1739788562840771.jpeg

杨佩教授分享


王军强教授围绕《机器人微创手术技术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应用》的主题进行深度分享,骨科已经进入精准医学时代,骨科必须顺应精准医学,要数据优先、影像引导、智能工具,手术机器人是提升骨科精准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能够实现个性化手术路径设计,提供超越人手极限定位精度。最后,他通过展示病例,详细介绍了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多种适应证,包括骨盆髋臼骨折、合并骨盆骨折、肩盂骨折、肩胛骨骨折、锁骨骨折、跟骨骨折等。

1739788590295081.jpeg

王军强教授分享


在持续4天的COA大会中,天智航凭借天玑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平台下的专业覆盖到临床深度融合全流程解决方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数智脊柱专题会到数智骨科专题会,再到精彩纷呈的数智骨科V讲堂,全方位展现了深耕骨科的创新实力与广阔前景。众多专家深入研讨,凸显骨科智能化变革的蓬勃动力与无限潜能,天智航不仅为骨科医疗带来精准高效的全新方案,更推动行业朝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加速迈进。

奋楫笃行启新程!未来,天智航将携手骨科同仁,以科技赋能医疗,不断创新突破,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向着高精度、高灵活性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开辟更优治疗路径,力求让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成为医生在复杂骨科手术中的完美辅助,引领骨科事业迈向新高度!